星空书屋 >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404章 明朝财政体系的崩溃

第404章 明朝财政体系的崩溃

推荐阅读:鬼喘气萌后妖娆,冷皇折腰非常可乐之搞怪王妃先天乾坤诀生化危机之成就英雄哈利波特之异世大法师深夜复仇者我的小姨是美女极品护花使者极品权色:魔戒

    永乐年间。
    朱棣傻眼了。
    为何,大明的财政如此捉襟见肘,连皇室的开支都负担不起?
    他也很想知道,银子究竟花在了哪里?
    后人不是说,朱祁镇生了个好儿子朱见深吗?
    朱见深还发动了发动成化犁廷,差一点就扫平女真族。
    最后还留给儿子一个盛世。
    他还挺欣赏朱见深的。
    收拾了父辈的乱局,延续了大明的稳态。
    难道说,自朱见深之后,大明皇帝皆是庸才?
    ......
    【在朱元璋时期,明朝的官员数量大约在24000人左右。】
    【但是到了朱允炆时期,因为担心官僚集团的数量不足以压制各地的藩王,所以朱允炆下令削藩。】
    【之后,朱棣又遵从祖训,开始供养宗室。】
    【于是发展到了朱见深时期,明朝的官员数量激增,翻了整整5倍之多。】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此刻有些懵。
    他已经明白供养宗室是个错误的决定了。
    但是他不明白,官员的数量为何要增加这么多?!
    是因为要用官员来牵制宗室吗?
    宗室的数量,增加的这么快吗?
    朱元璋此刻满是疑惑。
    不过,只要官员素质好,办事效率高,官员数量增多,也没啥关系的吧。
    很快,天幕就打了朱元璋的脸。
    ......
    【既然官员人数出现了倍增,那么行政效率理应也随之提升,对吧?】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宛平县知县沈榜为例,他每年要向27个不同的部门缴纳当年所需的税款,然而税款的总额却只有两千两白银。】
    【这种繁琐复杂的行政程序,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大明朝廷投入了最多的人力,却只带来了最少,而且还是越来越少的回报。】
    【那么,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
    ......
    大明前期的皇帝瞬间都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是????冗官了吗?
    北宋时期,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导致冗官现象严重,成为了社会的沉重负担。
    这一问题不仅加剧了财政压力,还极大的影响了行政效率。
    洪武年间。
    朱元璋沉默不语。
    在建国之初,他就吸取了历代王朝覆灭的教训。
    唐朝后期混乱不堪,内乱不断,藩镇割据,吏治腐败。
    宋朝重文轻武,冗兵、冗官、??冗费,边防问题严重。
    元朝政局动荡,帝位频繁更迭,政治腐败盛行,皇帝治国无方。
    为了避免重蹈前朝覆辙,他在建国之初便开始着手强化中央集权。
    他废除了宰相这一昔日权柄极重的文职高位,后来又通过胡惟庸一案大加肃清,株连甚广,甚至多位开国功臣牵涉其中。
    此举之下,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唯恐触怒龙颜。
    对他更是千依百顺、唯命是从。
    朱元璋对目前朝廷上官员的态度很是满意。
    只是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也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重压。
    工作量太大了啊!
    不过他还是觉得,皇权就是要把握在自己手上,自己辛苦一点也没关系。
    此时,朱元璋有些想不通。
    为何明朝中后期的行政程序,会如此复杂繁琐?
    自己明明已经给大明开了一个好头,为何后续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
    永乐年间。
    朱棣也在思考。
    朱允炆大肆削藩,逼得他发动靖难。
    可以说,藩王给朱允炆时期造成了极大的动荡。
    他自然也忌惮藩王这股势力。
    于是他上位后,也开始大肆削藩。
    削藩的直接后果是,文官集团的力量开始逐步增强。
    毕竟,曾经的藩王们是制衡文官集团的重要力量。
    为了防止文官集团势力过大,朱棣又着手扶持宦官集团,作为皇权的另一股重要力量。
    于是,朝中逐渐形成了三股主要力量的相互制衡:皇权、文官集团以及宦官集团。
    若是明朝中后期文官数量激增,那宦官和皇权呢?
    朱棣心中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
    【除了豪强兼并土地,享受免税的原因之外,还有货币体系崩溃的问题。】
    【明朝初建时,朱元璋推行了一种叫做“大明宝钞”的纸币。】
    【这种纸币只发行而不回收,虽然短期内迅速充盈了国库,但却是在变相的掠夺民财。】
    【随着百姓手里的资产不断缩水,于是百姓就逐渐弃用了纸币。】
    【民间又开始以贵金属作为通用货币。】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核心问题。】
    【明朝既缺少铜,也缺少白银。】
    【恰在此时,美洲和日本的白银通过江南商人的海外贸易渠道大量涌入明朝。】
    【于是,白银作为一种硬通货,迅速成为了明朝的通用货币。】
    【这也就意味着,朝廷丧失了铸币权。】
    【而江南的富商,则凭借手中庞大的白银储备,牢牢掌握了明朝的经济命脉。】
    ......
    洪武年间。
    朱元璋脸色陡然一沉!
    不对!
    他可是实行了海禁!
    按正常的历史走向,按照历史的正常轨迹,只要明朝的皇帝们一直遵循祖训,海禁就会持续下去。
    那外面的白银如何进入大明?!
    是哪位皇帝胆敢违背祖制,开放了海禁?
    还是那些商人胆大包天,竟敢无视禁令?
    而且,仅凭江南商人,他们如何能获取如此大量的白银,操控大明的经济命脉?
    甚至,朝廷还丢失了铸币权!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怒火中烧。
    仅凭商人之力,当然不可能!
    必定是官商勾结!
    他猛地一拍龙椅,震得整个朝堂都为之颤抖。
    官员们霎时间噤若寒蝉。
    他们都知道,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一直是皇帝的逆鳞。

本文网址:https://www.xkksw.com/xs/0/798/7577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kksw.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